群馬圖

  • 作者:朱文
  • 2017-08-12


    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,徐悲鴻的馬獨步畫壇,無人能與之相頡頏。在他個人的藝術成就中,也以畫馬的成就最為卓著。他一生致力於國畫的改革,而體現他國畫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國畫奔馬。他非常注重寫生,關於馬的寫生畫稿不下千幅,學過馬的解剖。對馬的骨骼、肌肉、組織了如指掌,同時,他還熟悉馬的性格脾氣。在技法上,他以中國的水墨為主要表現手段,又參用西方的透視法、解剖法等,逼真生動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。用筆剛健有力,用墨酣暢淋漓。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,墨色濃淡有致,既表現廠馬的形體,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。徐悲鴻的馬是中西融合的產物,這種融合是極為成功的。此幅《群馬圖》作於一九四O年,徐悲鴻當時正旅居印度,他從報上得知中國軍隊在鄂北痛擊了日本侵略者,喜不自禁,乘興揮毫,寫下這幅逸興遄飛的佳作。在圖中左上側,他自題曰:“昔有狂人為詩云:一得從千慮,狂愚輒自誇,以為真不惡,古人莫之加”。借這幅奔馬圖,他抒發了自己對國家、對民族的明天滿懷的希望以反對抗日戰爭必勝的信念。托物言志是他繪畫的一大特色。

    畫上鈐印兩方, —為“東海王孫” (白文);一為“恨鴻鳴而不惑”。

名家訪談更多»
文匯藝術館更多»